4月29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在学院资料室召开师德师风专题教育会议。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光明主持。 会议集体学习了《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资料汇编》中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的通知,以及《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会议强调,学院全体教职工要深刻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师德师风底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夯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共同维护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为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查看详情 >5月9日,我院侯学华、高炜随同校长范九利、副校长马朝琦一行赴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交流。 在调研交流期间,侯学华、高炜调研了市国际社区建设,并就社区治理的理论提升和后续合作进行探讨。在鸡鸣山国际社区,该社区坚持党建统领,通过项目制运作、“国际老娘舅”等品牌活动,提升民族团结水平、促进国际人士融入社区及增强社区公共服务效能,并获评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在词林移民事务服务站,义乌市政府将移民事务下沉至社区,通过中外融合、“以为调外”的模式践行新时代涉外枫桥经验,同时建立国际志愿者服务站,提升外国人在义乌社区的参与度和融入感。侯学华认为,义乌社区治理创新是国家总体安全观下的义乌实践,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来化解潜在风险,将矛盾解决在前端,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性发展。
查看详情 >为提升我院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推动学院课程建设现代化转型,我院于5月9日下午组织教师收看了题为“AI赋能的智慧课程建设及创新教学实践”的专题直播培训。 本次培训由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钱希教授主讲,内容涵盖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的底层逻辑与路径、AI赋能的创新教学实践与研究等方面,钱希教授从高校教师的责任义务切入,深入剖析了智慧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详细介绍了AI在课堂教学中的五大应用场景,包括创意引擎、讨论伙伴、个性化导师、评估专家和拓展助手,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半结构化提示词和任务引擎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培训中分享的AI技术在构建互动式、个性化智慧课堂方面的前沿实践,尤其是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引发了教师们的广泛思考和热烈讨论。 培训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大家普遍认为此次培训不仅拓宽了对AI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理解,也为今后智慧课程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前教育理念深刻变革、教学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AI赋能智慧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学院将继续依托优质资源,组织此类前沿培训,持续加强教师数字素养与教育创新能力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智慧课堂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查看详情 >4月29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全体学工干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光明主持。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部分篇目,学习传达了校党委《2025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和《中共西北政法大学委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三级教授、国际政治专业导师组长张金平就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三国进行了讲解。 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要意义,扎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以学习成效引领保障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就学院安全稳定、网络意识形态、毕业生就业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5月22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在4号楼508教室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由支部书记张帅主持,支部成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会上,大家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王小玲领学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的通知。会议指出,要学习好运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保障。孙悦领学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会议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最后,支部成员围绕学习内容做交流研讨发言,支部书记张帅表示,要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带领支部同志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作风,为打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奋斗。研究生党员陈家辉表示,要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勤学修德的具体实践,以清新学风涵养清朗校风,用青春正气引领社会风尚,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好成绩。入党积极分子苏赫表示,今后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与实践中,努力做一名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入党积极分子。 (供稿:刘飞扬)
2025年5月22日上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在学院资料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光明主持,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参加。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和《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部分内容,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传达学习了校党委《关于加强巡察整改工作的实施办法》《西北政法大学2025年组织工作要点》和校党委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会议精神。马光明、杨立峰、潘键、龚会莲四位同志结合本职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发言。 会议要求,要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贯穿学习教育始终,自觉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要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标准,狠抓重点任务落实,制定完善整改工作举措,逐一推动解决,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高质高效推动校院事业发展。
4月29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全体学工干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光明主持。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部分篇目,学习传达了校党委《2025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和《中共西北政法大学委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三级教授、国际政治专业导师组长张金平就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三国进行了讲解。 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要意义,扎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以学习成效引领保障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就学院安全稳定、网络意识形态、毕业生就业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近日,由中华出版促进会举办的"2024年中国出版'走出去'年度推荐"活动中,我院张师伟教授所著的《中国政治哲学的逻辑演绎》脱颖而出,荣获“国际影响力作品”称号。此次评选《中国政治哲学的逻辑演绎》获此殊荣,是中国政治哲学领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突破。 我院的张师伟教授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理论研究,在政治学领域不断深耕,为学界贡献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推动中国政治思想研究和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政治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张师伟教授学术成就的认可,也体现了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升。随着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中国政治哲学的逻辑演绎》以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学术论证,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窗口,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 同时期待我院老师的更多科研成果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智慧。
11月23日,第二届新时代“枫桥经验”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举行。研讨会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协办。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建康出席开幕式。 院长侯学华表示举办此次论坛有助于推动“枫桥经验”的学术资源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相结合,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模式改革,更好地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根本使命,并以《陕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探索》为题作主旨发言。张师伟教授以《弘扬和传承红色司法传统的社会治理价值》为题作主旨发言,李蔚博士以《农政变迁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进行交流发言。 2023级中外政治制度研究生周佳慧以《新时代基层治理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面向与优化路径》为题,进行汇报发言,论述了新时代基层治理实现数字化转型遇到的问题及对应的优化路径。吴瑞彤和李甜甜分别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视角下动物引发的社区纠纷及其治理问题》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挑战及优化路径研究》为题进行交流发言。2024级研究生王昂以《“枫桥经验”制度框架中的身份确认、参与意愿和效能提升》为题进行汇报发言,提出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的有效解决机制必须基础参与主体身份的界定、确认与认同。2022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徐毓以《枫桥经验视阈下“村改居”社区多元共治模式与路径优化》为题进行汇报交流。 此次会议设分论坛四个,共收到61篇来稿,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20个省市政法系统干部和专家学者的百余人参会。我院政治学理论专业五名同学撰写的论文入选论坛,就“枫桥经验”和基层治理中的数字化等问题进行交流发言,展现出良好的研究潜力,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治国理政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