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在学院二楼资料室组织开展4月政治理论学习会,会议由支部书记梁传龙主持,支部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的《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摘编》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会议强调,各党员同志要严格落实学习要求,学深悟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以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更高昂的模范带头精神,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同志刘玮瑛、张翼、侯迎春分别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发言。
查看详情 >5月9日,我院侯学华、高炜随同校长范九利、副校长马朝琦一行赴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交流。 在调研交流期间,侯学华、高炜调研了市国际社区建设,并就社区治理的理论提升和后续合作进行探讨。在鸡鸣山国际社区,该社区坚持党建统领,通过项目制运作、“国际老娘舅”等品牌活动,提升民族团结水平、促进国际人士融入社区及增强社区公共服务效能,并获评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在词林移民事务服务站,义乌市政府将移民事务下沉至社区,通过中外融合、“以为调外”的模式践行新时代涉外枫桥经验,同时建立国际志愿者服务站,提升外国人在义乌社区的参与度和融入感。侯学华认为,义乌社区治理创新是国家总体安全观下的义乌实践,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来化解潜在风险,将矛盾解决在前端,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性发展。
查看详情 >为提升我院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推动学院课程建设现代化转型,我院于5月9日下午组织教师收看了题为“AI赋能的智慧课程建设及创新教学实践”的专题直播培训。 本次培训由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钱希教授主讲,内容涵盖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的底层逻辑与路径、AI赋能的创新教学实践与研究等方面,钱希教授从高校教师的责任义务切入,深入剖析了智慧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详细介绍了AI在课堂教学中的五大应用场景,包括创意引擎、讨论伙伴、个性化导师、评估专家和拓展助手,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半结构化提示词和任务引擎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本次培训中分享的AI技术在构建互动式、个性化智慧课堂方面的前沿实践,尤其是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引发了教师们的广泛思考和热烈讨论。 培训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大家普遍认为此次培训不仅拓宽了对AI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理解,也为今后智慧课程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在当前教育理念深刻变革、教学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AI赋能智慧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学院将继续依托优质资源,组织此类前沿培训,持续加强教师数字素养与教育创新能力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智慧课堂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查看详情 >4月29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全体学工干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光明主持。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部分篇目,学习传达了校党委《2025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和《中共西北政法大学委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三级教授、国际政治专业导师组长张金平就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三国进行了讲解。 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重要意义,扎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以学习成效引领保障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就学院安全稳定、网络意识形态、毕业生就业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4月24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在正心楼304教室召开4月政治理论学习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卢玟璇同志主持,支部全体成员参加。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部分内容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部分篇章,学习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 会议强调,全体支部成员要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会议要求,党员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在交流发言环节,王祺潇同志认为坚定文化自信需将理论内化于心、实践外化于行并做到自我锤炼。张芙蓉、王佳、魏文桦等六位积极分子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学习感悟与思考,纷纷表示要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卢玟璇在总结中指出,此次理论学习会进一步凝聚了支部成员的思想共识,提升了支部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供稿:肖衍易)
3月25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卢玟璇主持,支部成员参加。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了学校党委《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行安排。 会议强调,全体党员要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明确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支部内的贯彻落实。 会议要求,全体党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全体党员都能够深刻理解并把握八项规定精神,带动支部形成良好风气,为学院发展和学生成长贡献力量。
3月25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卢玟璇主持,支部全体成员参会。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要求,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感恩奋进,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书写奋斗新篇章。 支部书记卢玟璇代表党支部委员会汇报2024年度工作情况,对照查摆突出问题的四个方面,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他党员同志也逐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各支部成员综合分析党员日常表现,对支部党员进行民主测评,并对“优秀”党员予以表扬。 党委副书记潘键对会议进行点评并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各党员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政治大局意识,确保政治要求始终贯彻学习工作始终;第二,要准确把握政治方向,制定详细可行的整改方案,切实付诸行动;第三,要梳理批评意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近日,由中华出版促进会举办的"2024年中国出版'走出去'年度推荐"活动中,我院张师伟教授所著的《中国政治哲学的逻辑演绎》脱颖而出,荣获“国际影响力作品”称号。此次评选《中国政治哲学的逻辑演绎》获此殊荣,是中国政治哲学领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突破。 我院的张师伟教授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理论研究,在政治学领域不断深耕,为学界贡献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推动中国政治思想研究和促进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政治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张师伟教授学术成就的认可,也体现了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升。随着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中国政治哲学的逻辑演绎》以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学术论证,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窗口,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 同时期待我院老师的更多科研成果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智慧。
11月23日,第二届新时代“枫桥经验”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举行。研讨会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协办。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建康出席开幕式。 院长侯学华表示举办此次论坛有助于推动“枫桥经验”的学术资源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相结合,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模式改革,更好地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根本使命,并以《陕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探索》为题作主旨发言。张师伟教授以《弘扬和传承红色司法传统的社会治理价值》为题作主旨发言,李蔚博士以《农政变迁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进行交流发言。 2023级中外政治制度研究生周佳慧以《新时代基层治理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面向与优化路径》为题,进行汇报发言,论述了新时代基层治理实现数字化转型遇到的问题及对应的优化路径。吴瑞彤和李甜甜分别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视角下动物引发的社区纠纷及其治理问题》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挑战及优化路径研究》为题进行交流发言。2024级研究生王昂以《“枫桥经验”制度框架中的身份确认、参与意愿和效能提升》为题进行汇报发言,提出基层治理中矛盾纠纷的有效解决机制必须基础参与主体身份的界定、确认与认同。2022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徐毓以《枫桥经验视阈下“村改居”社区多元共治模式与路径优化》为题进行汇报交流。 此次会议设分论坛四个,共收到61篇来稿,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20个省市政法系统干部和专家学者的百余人参会。我院政治学理论专业五名同学撰写的论文入选论坛,就“枫桥经验”和基层治理中的数字化等问题进行交流发言,展现出良好的研究潜力,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治国理政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