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招生就业
  3. 研究生招生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研究生招生

国际关系专业简介

  • 来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发布者:政管学院03
  • 浏览量:

国际关系 

所属一级学科:政治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207

所在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张金平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国际关系专业作为一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主要研究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各种国际行为体系的运行和演变规律,以及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相互关系。国际关系学的主体是政治学和历史学,主体包括世界经济和社会制度发展史,夹杂地理学等人文学科的要点。研究范围包括冲突与和平、贫穷和财富、自由和压迫等全球化问题的起因、后果、解决方案以及各个国家、国际组织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上的交流。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关系专业的核心和必修课程。

我校国际关系专业以国际安全和中国外交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

1.地区安全与国际关系,研究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国际关系、包括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及中国周边环境特点等,并开展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诸多变数和严峻挑战进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

2.非传统安全与全球治理,从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缘起与总体国家安全观、非传统安全的界定与理论、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与挑战、非传统安全的治理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

3.中国外交,主要研究中国外交的理论与政策、重要外事活动和外交史,重点关注环球时政热点以及中国外交理论与政策的新变化、新发展,深入剖析大国关系的新走向和中国外交的着力点等。

 

指导教师

张金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国当代极端暴力问题、国家安全战略及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出版学术专著《中东恐怖主义的历史演进》、《当代恐怖主义与反恐怖策略》。发表学术论文《中东恐怖主义的特点》《国际关系学理论框架初构》《东南亚反恐难点和走向及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对策》《试析车臣分离势力恐怖化的暴力文化因素》《中国反恐怖法中境外武力反恐行动的两个原则性规定》等。主持承担国家社科项目“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策略”“社会结构的内外张力与阿拉伯之春的发生演变研究”、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社科项目“伊拉克政治重建研究”等。

 

张睿丽,副教授,政治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美国肯塔基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政策分析。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议会政治与中国政治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公共危机思想关系管理》(《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2期);《利益观视角下妇联组织的角色及其职能定位》(《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康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理论,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主持省部级课题共2项,参与省级项目1项;参与教材编写1部。代表性论文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照》(《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5期);《论微博问政对公共治理功能的改善》(《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3期);《风险理论语境下危机管理机制的战略性构建》(《东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当前中国社会风险与危机事件多发的根源”》(《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推进微博问政的理性化制度化”》(《红旗文稿》2013年第15期)。

 

哈冠群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库尔德人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西北政法大学校工会副主席,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中国中东学会会员,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民委专项项目与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4年度项目等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完成2024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与科研课题9项。代表作有:《试析沙特阿拉伯现代伊斯兰主义请愿运动》(《世界近现代史研究》,2012年12月)、《国际经济合作会议的筹办与美国对外政策》(《国际论坛》,2015年5月)、《沙特阿拉伯宪政历程的源头——自由亲王运动》(《安徽史学》,2015年9月)、《尼克松政府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政策初探》(《安徽史学》,2018年9月)、《伊拉克库尔德人自治运动与美国外交政(1961—1975)》(《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5月)、《意识形态”虚名下的利益考量——美国对阿拉伯民族主义政策的缘起》(《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5月)、《人权法学教育的理念更新与路径优化》(《人权法学》,2024年9月)。

 

 

梁娟娟,副教授,博士。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中国中东学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东国家政治与国际关系、中东伊斯兰运动、苏丹与伊拉克部落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苏丹土地纷争与部落冲突问题研究(1504-2024)》,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以及教育部项目等多项。代表作有:《一个正在遭受ISIS“屠杀”的宗教——雅兹迪教初探》(《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1期);《伊拉克雅兹迪民族的历史生成与演变》(《阿拉伯世界研究》,2017年第1期,合著,《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身份政治:苏丹河岸部落实现优势地位的历史原因与影响》(《阿拉伯世界研究》,2019年第2期);《苏丹贝贾部落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困境》(《世界民族》,2020年第1期);《“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苏丹宗教风险研究》(《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2期);《伊拉克阿拉伯部落问题起源的历史考察》(《中东研究》2023年第1期);《苏丹努巴山区部落冲突中的土地问题》(《中国非洲学刊》2024年第1期)等。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简介